(相关资料图)
中国山东网-感知山东5月30日讯(记者 杨广科 通讯员 高斯琪)5月30日,记者从青岛市崂山区城市管理局获悉,青岛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在青岛全市首次引进3D数字化智能摊铺技术,实时通过数据跟踪反馈摊铺状态并实现可视化展示,将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。为青岛市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广新工艺、新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本次施工段落为青银高速公路4条匝道分合流位置,桥面宽度自25.1m到35.2m渐变,桥面横坡随曲线超高过渡,线形复杂,施工精度要求高,施工现场采用2台福格乐摊铺机成梯队作业,设置4台徕卡测量机器人组建3D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,通过全站仪自动数据采集拟合建模、三维跟踪定位、过程自动控制三个步骤来实现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自动化、智能化、精准化,为青岛市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广新工艺、新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,为创建信息化、智能化、品质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崂山区城市管理局市政质监科科长杜宇翔介绍,较传统摊铺而言,3D数字化智能摊铺技术不需要现场反复放桩、测量钢钎标高等工序,基于数据建模能够完整地反应摊铺面的弯曲度,智能优化横坡、纵坡度,摊铺线性更趋于平顺,可实时通过数据跟踪反馈摊铺状态并实现可视化展示,将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,减少人为因素及机械对施工的影响,有效降低人员的使用、劳动强度及过程中人机交叉作业安全风险,提升施工作业机械化程度,有效提高工效和施工质量,且能够依托数字化技术,实现科学控制物料的目标。
目前,跨海大桥二期工程已完成所有桥梁工程施工,正在有序同步推进沥青面层、交通、照明等剩余工程施工。预计5月底具备通车条件。
关键词:







